【观察】外宣纪录片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建构与传播——以《诗约万里》第二季为例
2024-03-09 09:00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展,承载国际传播理念转变、赋能国际传播年轻态的视听文化产品,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抓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战略思维,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智慧,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动力源泉。融媒体节目《诗约万里》深刻把握“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主旨,以意象化的表达方式开启一场场诗歌之旅,以情为基,以诗为引,以人为本,表达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共通、有效表达与集体认同,为后续创作成功“出海”的优质影像集群提供借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需要广阔的视野与格局,把握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与整体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秩序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构想。其思想的核心,即为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23年,融媒体节目第二季《诗约万里》 延续纪录片影像化、散文体的形式,传达诗歌精神,作为一档外宣节目在cgtn 英语频道、西语频道、法语频道、阿语频道、俄语频道、纪录频道全球同步首播,通过不同国家不同人物的讲述和诗歌诵读,构建全人类彼此理解、信任、依赖的桥梁。据统计,该片以融媒体矩阵的方式,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4.5亿次,其中海外阅读量3.85亿次,占比 86%。相关报道被海外主流媒体转载1949次,共触达海外受众5.7亿人次,各界反响热烈。
一、以情为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共通
地方,不只是一个自然性的空间概念,也是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地域,即文化景观。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熟悉的各种自然景观和生存活动空间产生无意识的认同心理,主动倾注自身的情感,甚至赋予其独特的内涵。纪录片的叙事过程中,也存在着“在地性”和“世界性”,顾名思义,“在地性”就是节目制作者拍摄自己族群的题材,用 “局内人”的观点来阐释本族文化;“世界性”则需要用“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异文化。针对“自我”和“他者”之间不同文化背景差异,解读地方和景观,激活观者的情感,使其产生客观认知与文化意义上的“归属感”尤为关键。第二季《诗约万里》中的情韵,成为了传播壁垒的破题之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共通。
(一)真实故事,徐徐述说
第二季《诗约万里》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走过更远的距离,走近更绵延的深情,去寻找诗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北京、杭州、上海、 重庆、临沂、邢台,到叙利亚、西班牙、法国、以色列、伊拉克等世界多地,《诗约万里》团队拍摄了来自16个国家的23位嘉宾或各国驻华使节,他们中有登山运动员、航海家、翻译家,也有诗人、导演、舞者、乐手,有战地记者、前美军士兵、叙利亚难民,还有医生、教师、普通农妇。镜头前,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命轨迹的嘉宾,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故事和情感的讲述者。单纯以讲故事的传播策略设置议题,挖掘国内外故事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中国话语为讲述支点,跨越了身份的差异与地域的阻隔。每位观者都会产生 “他是自己人” “我是同乡人”的心理,不同国家的诗歌与穿插其中的中国诗歌巧妙组合,在同一主题的统领下浑然一体,架起了共通的桥梁。正如片中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驻华大使恩巴洛对友谊的描述:“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友谊的方式是相通的,他们会在地球的另一端,遇到与自己相同的人。”其实,不仅是友谊,一系列人类至真至纯的情感,经由一句句真挚朴实的话语,一首首高度凝练、朗朗上口的诗词,触及观者内心深处,令人动心,动情,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通。
(二)绵延深情,娓娓道来
第二季《诗约万里》着眼于人类文明共通的情感,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语言的人们心灵相通,携手比肩。光影记录之中,是中国翻译家薛庆国对叙利亚学者费拉斯·萨瓦赫在战火中伸出的援助之手,也是中国作曲家晓河为了中几友谊而写下的希望之歌,诉说着相知的心灵不再是偶然的相遇,友谊将同一个世界装进所有人的心中;是航海家翟默于幽蓝大洋之上的航海之行,也是登山家埃杜尔纳·帕萨班于险峻高山之上的攀登之旅。伴随故事的娓娓道来,诗,不再是文学家们的专属,而是人人都可以感悟、寄情、言志的存在。诗中蕴涵的绵延深情,调动着观众的情绪,激荡起观者与内心共舞,呼唤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鸣。
二 、以诗为引,拓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表达张力
诗歌,以韵味斐然的表意语言,凝练含蓄的行文方式,存在于人类文化艺术之中。古今中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神曲》《飞鸟集》到《万叶集》《草叶集》,人类的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不曾缺席,始终在场。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诗歌紧密融合人类的思想和记忆,成为人们抒怀寄情的最佳选择。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诗,志也。”文史大家陈寅恪以《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凸显出史诗互证的文化精神。“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第二季《诗约万里》通过诗意化的影像语言、生动的人物故事和诗歌朗诵,传递温暖力量,唤起情感共鸣,拓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表达张力,传递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一)诗境对话,文化共融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 (edward twitchell hall jr.),从文化价值维度提出了“高语境文化” 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认为日本、中国等东方“同质社会”多属于高语境传播社会 (high context culture),西方“异质社会”多属于低语境传播社会 (low context culture)。“第二季《诗约万里》为了更大程度地克服高语境传播社会劣势,降低多元主体接受视听信息的文化折扣,既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经验,又立足海外视角。影片中选取的16个国家的23位嘉宾,用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日语等本国语言讲述自身经历,吟诵同一主题的诗歌:战地记者斯蒂芬妮·弗莱德携手穿越广阔大洋的航海家翟默、征服险峻高山的登山家埃杜尔纳·帕萨班共诵勇气之诗,法国舞者布布和日本鼓手末吉觉共诵梦想之诗,叙利亚的阿卜杜拉·库尔迪和患有战后障碍的麦默共诵和平之诗。以诗歌为纽带,配以对仗工整的导语选取,感人至深的诗歌引用,恰到好处的画外音穿插,打造共通的诗意空间,以控舒展的韵律节奏,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自我”,在不同国家关于同样主题的诗境中对话。对话之中,文化价值共同性原则触发共通的情感,拓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表达张力,呼唤着超越语言、种族、性别、代际等阻隔的文化认同。
(二)诗意吟咏,大爱无疆
第二季《诗约万里》中,诗句伴随着不同主题故事接连呈现,印证着诗无界,爱无疆:以“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承载着中国翻译家薛庆国与阿拉伯学者费拉斯相知相惜,情谊深重,诠释“在友情中,除了精神的深化,不应另有他图”;以“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承载着抗病女子白茹云不屈不挠,向光而行,诠释“生命的短暂中蕴藏广大与浩瀚,似乾坤草木,需以不屈不挠的努力,去相信,去热爱”;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承载着舞蹈家沈伟、创作艺术家文森漆追求艺术,坚守初心,诠释“梦想的定义——有如飞鸟掠过城市的上空,飞渡湖与月,并继续飞往云霞明灭之间”;以“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承载着意大利戏剧大师尤金尼奥·巴尔巴百转千回,重拾故乡,诠释“去与归,都是人生,而心中明了,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在戏剧、舞蹈、漆艺等与诗歌的碰撞之中,传播语态也得到了创新,成功实现从区域性的本土话语表达转向全球话语表达。故此,观者被诗意精神浸润,大爱引发强烈共情,促使每一个“独立的我”应答,跟随着诗词后充满张力的意识形态,自觉置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
三 、以人为本,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体认同
观者,是真实存在的人,社会身份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集体认同也因此由多种维度构成。第二季《诗约万里》深悟“一切艺术作品的产生和形成都缘于人类共通的情感”,从人性本身出发,以七集七个侧面来诠释人们普遍关心的七个话题:友谊、勇气、和平、归来、初心、生命、梦想,诠释了“梦想” “和平” “生命” “家” “自然”五大主题,随着主题转换,价值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被逐渐内在化,形成共享的意义空间,借由“诗歌之美”与“诗歌之韵”,弥合阻隔,抚慰心灵,为全球观众带来纪录影像与文学艺术的叠加享受,实现“嵌入式”认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体认同。
(一)人文关怀,悄然润心
根据传播心理学,观众都倾向于接受同自己有关的、经历相仿、心理相近的信息,集体认同也需要基于人类的共性和理性来建构。因此,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 环。影片中,抗病女子白茹云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驱散苦楚,重寻希冀。她在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中,仍然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用诗歌传递生命的深意,咏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的精神之歌。作家虹影通过写国内外各地,印证着自己的家乡重庆。所谓“更有满身花雨,染一身岭梅香的归来”,客行千里,但闻折柳自会忆起故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被悄然勾起,心中泛起涟漪。在《诗约万里》23个心灵的对话之中,关注着现实的个体生活和生命状态,通过社会镜像,用个人化的情感糅合嘉宾们丰富而细腻的个性特质,同时在其中挖掘属于世界上每个人的诗意共性,建起个人经历通往社会集体的桥梁。现实的温度,更是让教化的内涵悄然蕴于平凡之中,滋润观者心灵,剥离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琐碎,迈入诗意的栖息空间,重拾遗失的美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满怀信心。
(二)共识价值,隽永宜人
集体记忆 (collective memory)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 (maurice halbwachs) 提出,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其本质是立足于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也是群体认同的前提和群体凝聚的纽带。“个体通过某个集体纪念性的活动,或是凭借群体中他人的讲述,可间接唤醒集体记忆。第二季《诗约万里》邀请十余国驻华大使、各语种主持人,国内外诗人、音乐人等,以中、英、西、 法、阿、俄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为媒介,将“大写意”的主题选取与“工笔画”细致刻画巧妙结合。几内亚比绍大使安东尼奥一首《致朋友》,描绘着以信任为基石,友谊让遥远的他乡变为故乡;斯里兰卡大使帕利塔·科霍纳一首《崛起兰卡》,描绘着生命似乾坤草木,歌唱着困境中的希望,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卡西亚诺娃一首《征兆》,描绘着萦绕心头的光亮,指示着前进的方向。友谊的相伴、生命的探寻、梦想的追逐、勇气的坚毅、和平的呼唤、归来的盼望、初心的坚守依次展开。这些主题不仅是我国正在提倡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所关注的命题注脚。影片在多样化的个体故事中,挖掘共性共情,传递“全人类共享的诗情”,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体认同。
四 、结语
一直以来,国际传播对中国纪录片而言,是诱人的机遇,亦是艰辛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合了以实践为鲜明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备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也是跨越意识形态沟壑与战略竞争壁垒的最优方式。第二季《诗约万里》作为我国主流外宣纪录片,充分发挥影像媒介的跨文化传播优势,站在人类文明的整体高度上,立足中国话语,坚守自身文化,准确把握“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主旨,精心建构“相约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内容。经由“美美与共”的传播方式与“和而不同”的传播策略,以情为基, 以诗为引,以人为本,突破文化藩篱,勾连真挚诗情,共通普世价值,传递全人类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核,可谓中国外宣纪录片顺利“出海”的精品力作,重振了外宣纪录片的雄风,为后续创作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文艺作品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年第11期)
推广广告
热门精选